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制造

更新:2019-04-19 16:55壹壹高考网

壹壹高考网发布《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制造》(全文共7119字),更多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相关文档资源请访问壹壹高考网。【导语】近年来,时事政治逐渐进入高考作文中,那么如何备战2019年热点时评作文?有哪些最新的热点素材呢? 今天壹壹高考网给大家带来“中国制造”相关热点素材,每一次震惊国人的背后,都有一个振奋人心的故事。每一份故事背后,都是一份非常棒的作文素材!一起看看吧。

“人造太阳”

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制造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11月12日报道,中科院等离子体所今天发布消息,我国大科学装置“人造太阳”日前取得重大突破,实现加热功率超过10兆瓦,等离子体储能增加到300千焦,等离子体中心电子温度首次达到1亿度,获得的多项实验参数接近未来聚变堆稳态运行模式所需要的物理条件,朝着未来聚变堆实验运行迈出了关键一步,也为人类开发利用核聚变清洁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术基础。

东方超环(EAST)是等离子体所自主设计、研制并拥有完全知识产权的磁约束核聚变实验装置,是世界上第一个非圆截面全超导托卡马克,也是我国第四代核聚变实验装置,它的科学目标是让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温条件下,像太阳一样发生核聚变,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所以也被称为“人造太阳”。

人造太阳的研制是解决能源问题的一个巨大的转折点,我们国家大部分用化石能源供能,如果核能聚变可控的话,就会给世界的能源解决巨大问题。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实现,能源将会取之不竭、用之不尽。

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旦掌握,人类将从地球文明跨越到恒星际文明,星际大航海时代将随之开启。

“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

11月6日,第十二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在珠海开幕。由我国自主研制的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在珠海上空成功进行了过失速机动飞行表演。展示的“榔头”机动,“大迎角360度滚转”“落叶飘”“眼镜蛇”“赫伯斯特”等典型过失速机动飞行动作,充分体现了歼-10B推力矢量验证机优异的飞行性能。

据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现场总指挥、航空工业副总经理杨伟介绍,实现过失速机动飞行,不仅要拥有带推力矢量技术的发动机,同时,飞机必须具有优良的大迎角气动性能、良好的进发匹配特性、以及独特的飞行控制技术。近几年,在军委装备发展部、空军、科工局等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我国推力矢量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掌握此项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成功实现了推力矢量这一航空关键领域的创新突破,这是飞发一体综合设计与应用的典型范例,也是航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的又一次成功实践,为后续的技术创新和型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歼-10B推力矢量技术验证项目总设计师、航空工业成都所总设计师王海峰说王海峰说。

第41颗北斗卫星成功发射

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制造

2018年11月1日23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四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这颗卫星属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是我国北斗三号系统第十七颗组网卫星,也是北斗三号系统首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年底之前,长三乙运载火箭还将与“老搭档”远征一号携手发射两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

近日,随着北斗三号工程第三、四颗组网卫星成功发射,2018年北斗卫星进入密集发射期。计划到2018年年底我国将发射18颗北斗三号卫星,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到2020年,35颗北斗三号卫星将为全球提供服务。

在研发过程中,北斗系统坚持自主创新,获得了诸多奖项,例如: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017年,入选世界互联网大会科技成果。

同时,北斗定位的性能也在不断提升,定位误差在不断缩小,计划于2018年底建成的北斗基地增强系统,更是能够实现厘米级高精度服务。

5年前,国内没有一片国产北斗芯片。现如今,坚强的“北斗芯”已实现规模化应用。工艺由0.35微米提升到28纳米,最低单片价格仅6元,总体性能达到甚至优于国际同类产品。

目前,国产北斗芯片累计销量突破5000万片,高精度OEM板和接收机天线已分别占国内市场份额30%和90%。

现如今,世界主流手机芯片大都支持北斗,国内销售的智能手机北斗正成为标配。摩拜单车已全面支持北斗卫星定位;ofo小黄车也已推出北斗智能锁。

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

作为国家公共产品,北斗已成为代表中国的又一张闪亮名片,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北斗已经走出国门,正加速融入世界,特别是在“一带一路”的推广应用成为世界焦点。

相关报道更是显示,北斗系统计划于2020年底,建成世界一流的全球导航定位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加快构建基于北斗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届时北斗将以崭新的姿态、优异的性能、更好的服务,造福于人类,服务于全球。

广深港高铁全线开通运营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23日正式投入运营,95对高铁列车飞驰往来香港与内地数十个城市,乘客争相搭乘“抢鲜”体验,香港正式迈入“高铁新时代”。广深港高铁的全线开通运营,也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互联互通有进一步的发展。同时使香港与内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广深港高铁的全线开通有几大利好:

一是进一步完善了粤港澳大湾区的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使两岸三地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人文和经济的交流将会更加频繁。自粤港澳大湾区提出以来,高层一直都规划把两岸三地如何更好的联系在一起,于是有了连接两岸三地的粤港澳大桥,把大湾区变成一个小时的生活圈。而如今广深港高铁的全线运营,无疑是实现粤港澳大湾区互联互通更近一大步,这将极大地释放大湾区的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香可以借助广深港高铁更好地与内地连接,香港利用好自己的优势做好与内地的连接,将极大地推动香港和内地的经济发展。近几年来香港的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出现了停滞乃至出现后退的苗头。广深港高铁的开通无疑是为香港经济注入新的血液,香港可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和金融业,吸引内地人们前来旅游和消费,带动相关的服务业发展,带动就业。相信香港的经济将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广深港高铁香港段的建成通车,对香港、对国家而言,都是大喜事,不仅缩短旅行时间,更重要的是架起更便捷的沟通桥梁,拉近内地与香港两地同胞的心灵距离。

港珠澳大桥开通

2019高考热点作文素材:中国制造

港珠澳大桥于24日早上9时正式通车。

1983年,港商胡应湘首次倡议;2004年3月,前期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成立;2009年12月15日,正式开工建设;2018年5月23日,建设完工。从设计到开通,港珠澳大桥前后历时35年!

港珠澳大桥跨越伶仃洋,东接香港,西接广东珠海和澳门,是“一国两制”框架下粤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也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工程。

大桥全长55公里,集桥、岛、隧于一身,其中主体工程海中桥隧长35.578公里,有3座斜拉桥,桥体全部采用钢结构,相当于64座埃菲尔铁塔。海底隧道长约6.75公里,是全球最长的公路沉管隧道和全球的深埋沉管隧道。2009年开工建设,参建人数超过万人。大桥采用建设标准,抗震达8度,能抗16级台风,设计使用寿命120年。

港珠澳大桥开通,有三个意义特别重大!

1.中国再破难题

港珠澳大桥集桥梁、隧道和人工岛于一体,建设难度之大,被业界誉为桥梁界的“珠穆朗玛峰”,也被英国《卫报》评为“新的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港珠澳大桥创下了8个“世界之最”。

最长的跨海大桥

全长55公里,是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

最长的钢铁大桥

有15公里是全钢结构钢箱梁,是世界最长的钢铁大桥。

最重的钢结构桥梁

主体桥梁总用钢量达到了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60座埃菲尔铁塔。

最长的海底隧道

沉管隧道全长6.7公里。

最深的沉管隧道

海底隧道最深48米,世界沉管隧道最深很少超过45米。

的沉管

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

最精准的深海对接

沉管在海平面以下13米至48米不等的深度进行海底无人对接,对接误差控制在2厘米以内。

(港珠澳大桥沉管对接示意图)

断面的公路隧道

珠海连接线的核心控制性工程——拱北隧道,双向六车道,全长2741米,是世界上断面的公路隧道。

此外,港珠澳大桥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能抗16级台风、8级地震。

今年9月,超强台风“山竹”来袭,强度为17级。港珠澳大桥不但主体桥梁、海底隧道、人工岛,就连桥面上护拦、路灯都安然无恙,经受了史诗级考验。

(港珠澳大桥经受“山竹”考验)

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具有里程碑意义,标志着中国从桥梁大国走向桥梁强国。

2.一桥飞架东西,天堑变通途

港珠澳大桥通车,最直接的改变,就是大大缩短了粤港澳三地的通勤时间。

此前,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需要3小时,大桥通车后,时间缩短至30分钟。

3.致敬建设者

港珠澳大桥通车的意义,早已超出了大桥本身。

由于地质结构复杂、施工环境恶劣、技术标准高、环保要求高,这座桥梁从开工建设到接近完工通车,一路都面临着种种超乎想象的困难与挑战。

其中,尤以岛隧工程难度。

岛隧工程是大桥的控制性工程,需要建设两座面积各十万平方米的人工岛和一条6.7公里的海底沉管隧道,实现桥梁与隧道的转换。

中国没有经验,只能向外国取经。

一个鲜为人知的细节是,建设之初,中国团队赴韩国考察学习,想看一看已建成的巨加跨海大桥的设备情况,却被一口回绝,最后只能在远处观看。

(岛隧工程总工程师林鸣介绍情况)

中国与世界最有经验的荷兰公司洽谈合作,对方要价15亿元,中国3亿元的价格遭到对方嘲笑。

走投无路,只剩下一条路可以走:自主攻关!

港珠澳大桥岛隧工程通过科研攻关,掌握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外海沉管安装成套技术——

创造了沉管预制厂的世界纪录

创造了一年安装十节沉管的世界纪录

创造了221天完成两岛筑岛的世界纪录

创造了沉管隧道100%不漏水的世界纪录

创造了浇筑百万方混凝土无一裂缝的世界纪录

创造了沉管隧道最终接头安装精度达毫米级的世界纪录

鲲龙首飞

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10月20日上午在湖北荆门漳河机场成功实施首次水上试飞任务。

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AG600水上首飞圆满成功,是我国航空工业坚持自主创新取得的又一重大科技成果。全体参研单位和人员奋勇拼搏、攻坚克难,项目研制实现重要突破。

AG600飞机是我国首次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规章要求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种用途飞机,也是目前世界上在研的水陆两栖飞机。

AG600飞机具有执行森林灭火、水上救援、海洋环境监测与保护等多项特种任务的能力,是国家应急救援重大航空装备,对于填补我国应急救援航空器空白、满足国家应急救援和自然灾害防治体系能力建设需要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天眼”确认新发现44颗脉冲星

“雪龙2下水”

被誉为“中国天眼”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经过两年的紧张调试工作,现已经实现了跟踪、漂移扫描、运动中扫描等多种观测模式。截至目前,“中国天眼”已发现59颗优质的脉冲星候选体,其中有44颗已被确认为新发现的脉冲星。

“雪龙2”下水

我国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昨天(9月10日)下午在上海下水,并正式命名为“雪龙2”号。它的建造,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取得新的突破。

此次新船下水后,将进行冰区防寒设计系统安装、科考绞车系统安装以及动力系统电缆敷设等工作;在所有设备、系统安装完成后,逐步开展系泊试验,包括主发电机动车等工作。新船将于2019年上半年交付给中国极地研究中心,执行我国极地科学考察任务。

1.难造的“小船”,更快更强

“雪龙2”号船长122.5米,船宽22.3米,吃水7.85米,吃水排水量13990吨。它的“老大哥”——雪龙号船长167.0米,船宽22.6米,吃水9.0米,吃水排水量21025吨。从身长、体重等指标看,“雪龙2”号比“老大哥”小了一圈。如果与远处码头停泊的超大型集装箱船相比,“雪龙2”号外形更显袖珍。

不过,在现代极地科考中,人们已经意识到极地船不在大,而在于“更快更强”,其中最关键的一条是破冰能力。雪龙号能以1.5节航速冲破1.2米厚的冰层(含0.2米积雪);“雪龙2”号却能以2-3节航速冲破1.5米厚的冰层(含0.2米积雪)。

为满足适航性和破冰能力要求,“雪龙2”号优选了艏艉双向破冰的船型设计方案。江南造船“雪龙2”号总质量师杜晔浩介绍,该船在船艏、船艉和船底内部都需要进行冰区结构加强;而为满足破冰需要,船艏冰刀、船艉两个分水舯都与冰区结构相连;为保证重要声学设备使用,船底还采用了箱型龙骨设计。

“雪龙2”号冰区结构使用的钢材板厚、线性曲率大,加上焊材的特殊性,对焊接工艺要求极高。据介绍,该船艏部冰刀区域板厚达到100毫米——一般超大型集装箱船最厚板也就85毫米。

另一个影响焊接质量的因素在于该船冰区结构的结构密度非常高,肋位距离仅350毫米左右——是一般船舶的一半。江南造船“雪龙2”号船坞作业区作业长邢峰表示:“肋位空间很小,焊工在里面施展不开,而且钢板需要加热到70℃至150℃工作温度才能焊接,在七八月高温天操作,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保证焊接质量,江南造船派出全厂技术水平的焊工队伍,全船平均每天有100个焊工作业。江南造船搭载部船舶电焊组组长嵇友伟说,一天干下来衣服全湿透,喝掉五六升水,基本不用上厕所,“干造船快30年了,这是最难搞的一艘船”。

2.全球第一艘获得智能船舶入级符号的极地科考破冰船

南极科考,“魔鬼西风带”。据了解,“雪龙”号每次穿越西风带,都要受到一场“洗礼”,风浪大时,船体横倾甚至达到38度。因此,新船建造对船舶重量重心控制、稳性控制要求非常高

江南造船“雪龙2”号总工艺师赵振华说,通过钢板测厚、分段称重、型材抽称、设备称重、托盘抽称等,技术人员形成了新船的全部设备、材料总的重量重心统计表格,相关数据梳理完毕后反馈给江南研究院,再精确地进行分阶段更新核算,最终确保下水时能够准确定义新船的重量重心,保证新船的初稳性高,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针对“雪龙2”号的建造难点及特点,江南造船团队一共提出了17项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其中,重量重心控制技术、智能船舶系统技术、动力定位系统设计、超低温防护、减振降噪控制、月池系统安装调试技术等项目最为关键。

“雪龙2”号船也将是全球第一艘获得智能船舶入级符号的极地科考破冰船。中国船级社验船师胡晓俊介绍说,该船入级符号i-ship(Hm,M),包括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功能标志。据介绍,智能船体和智能机舱能够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决策依据,也将提升新船的可维护性,延长船舶寿命。

全船还搭载了365个为智能化功能服务的监测点,包括应力监测、冰载荷监测、温度、加速度监测等等功能。这些未来无时不刻观测的“眼睛”,将传输极地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信息和船体本身信息,不仅能够为船舶安全航行提供决策依据,也将显着提升新船的可维护性,延长船舶寿命。

3.既有纯正中国血统,又显高度全球化

我国自1984年开展首次南极科考以来,先后使用过五艘船舶,分别是向阳红10号、J121号、海洋四号、极地号和雪龙号。雪龙号原为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造的一艘集装箱运输破冰船,我国购入后,将其改造成极地科考运输船,从1994年服役至今。

“雪龙2”号是纯正的中国血统,但同时也是一艘高度全球化的船,是“中国制造”与“全球合作”两种模式的有机统一。2009年,我国正式启动“雪龙2”号新建极地科考船建设项目,国务院确立了“国内外联合设计、国内建造”的基本原则。

延伸阅读:
关于奋斗的人民日报佳句摘抄-人民日报中的奋斗佳句
2022世界杯相关作文素材-2022世界杯相关作文范文
2022世界杯作文金句素材有哪些-2022关于世界杯的精彩语句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文素材-2022作文范文最新
美育的作文素材-美育作文议论文高中通用范文
关于审美和美育的作文素材摘抄-关于美育的事迹
关于创新的事例推荐-创新的反例整理
关于创新的作文素材-关于创新的名人事例推荐
关于梦想的名人故事-关于梦想的作文素材摘抄
关于创新的名人小故事-关于创新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