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河南四位考生高考试卷疑被掉包?

更新:2020-11-13 06:58壹壹高考网

根据已经公开的信息,我来梳理一下,已有的事件概况和进展状况。资料来源、视频与回答修改日志见最后。

除自媒体分析文章外,本回答所有资料与进展情况,均引用自合法媒体与官方通报。

首先总结一下家长的举报材料。根据材料内容与新闻报道,家长们列举证据总结如下:

4位实名举报家长中,苏洪同志为政法系统工作人员;杨国强同志曾为洛阳市检察院职务犯罪预防局调查科科长,现已转隶洛阳市纪委。两名检察官联名向河南省纪检委和监察委实名举报河南省招生办公室主任朱玉山,并多次通过各种途径,向有关部门提出诉求并调阅部分材料。申请调阅到的材料,成为了他们举报资料中最核心的证据。

2、据举报材料,四位考生均自称高考成绩与本人平时成绩与估分成绩存在250分以上的出入。

3、据举报材料,四位考生均自称存在高考答题卡内容与本人答题内容不符,字迹不对应的情况。

从目前看到的复制试卷上认定四科高考试卷信息和答题卡答题内容全部不是自己作答的高考试卷答题卡,而是别人模仿自己的笔记作答的高考试卷。

从目前看到的复制试卷答题卡上认定四科高考试卷信息和答题卡答题内容全部不是自己作答的高考试卷,系别人模仿自己的笔记作答的高考试卷。

名下的高考四科答题卡卡头上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多处严重涂改,笔迹不符,且余小芳高考4科4个不同的考号,涂改错到离谱,多处涂改的考生试卷答题卡和考生条码,根据高考制度会被当场作废,不应出现在查询成绩的电脑上。

考生家长和考生交流后认为,数学试卷第21题明明放弃作答,实际上作答内容却有10行,10行字从何而来?答题卡原件与扫描件矛盾重重,如何一致?选择第17、19、23题作答并正确却没有得分,有内容而不得分,明明有漏不评、不回答、不改正。

理综部分:第23题、27题、29题、32题按照标准答案错误不应当得分而得分的;依据标准答题正确应当给分却不给分的有:22、24、28、30、31、33、37题,这些已经超出老师判题常规,显而易见孩子的试卷答题卡明显被掉包。

7月以来,考生家长苏某、杨某以公职人员身份,联名另外两名家长在网络媒体上以实名形式多次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在此之前,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1、除此四名实名举报家长外,还有河南其他城市的家长反映存在分数相差几百分的情况。

据新闻报道,这些考生,有的已经选择复读,出于保护考生隐私的目的,他们没有选择实名举报。

3、考生家长8月6日将相关内容提交监察部门,上级纪检调查部门正在做笔迹鉴定。

8月6日下午,新京报记者见到了两名实名举报的家长。他们表示,家长们已将自己通过各种渠道掌握的“答题卡被调包”的证据提交给纪检监察部门,“(调查组)已经在做笔迹鉴定”。 ​​​“我现在就建议相关部门调查我女儿的作文在谁名下,在谁名下谁就有问题。”苏先生说,他已经让女儿默写了当时作文的内容,并提交给调查此事的机关。“一方面鉴定笔迹,一方面查我女儿作文的去向。”

4、河南省教育厅新闻办8月6日深夜回应,称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

高考工作事关千家万户,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社会关注度高。今年我省高考工作,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纪检监察部门全程严格监督,宣传、公安、工信、保密等部门齐抓共管,教育、招生部门精心组织,在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严格按照国家法规、政策和程序进行,确保高考安全与公平。目前,录取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近日,网上反映:“个别考生家长质疑考生高考答题卡被掉包”。对此,为维护高考工作的严肃性,纪检监察部门正在依法依规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维护高考公平公正,维护高考良好声誉。

7月以来,考生家长苏某、杨某以公职人员身份,联名另外两名家长在网络媒体上以实名形式多次发帖,质疑考生答题卡被调包。

在此之前,根据考生反映,省招办已按规定程序进行了反复核实,结果为:答题卡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与所贴条形码信息完全一致,四科答题卡字迹一致,确认系考生本人所答,成绩准确无误,核实结果及时书面回复了考生及家长。 河南省招生办公室 2018年8月7日

6、信阳考生8月8日承认没有掉包,放弃笔迹鉴定。商丘考生不承认是自己的笔迹,正在做笔迹鉴定(视频见最后)

和商丘考生小淇(均为化名)来到河南省招生办公室查看自己的答题卡,以检验答案是否为自己所写。下午6点30后,李闻天和母亲从招生办公室走出,李闻天自己看了高考语文,数学,英语和理科综合答题卡,并确认是自己的笔迹,没有调包,已经确认放弃笔迹鉴定,并和母亲写了情况说明。现在,他们正在等待下一步的分数核实。

看到自己的四门答题卡,均不承认是自己的笔迹。目前她正在招生办做笔迹鉴定。此前报道,小淇的四门答题卡姓名和准考证号涂抹印记明显。

7、据北京电视台-北京时间8月10日报道,举报考生的自招材料涉嫌抄袭。除举报考生外,另有4名考生被爆资料作假,校方正配合调查组进行调查。

8、据凤凰网独家内容,8月10日考生余小芳原始答题卡已公开,目前正在进行听写环节,并进行全面笔迹鉴定与指纹鉴定。

卢梅:我自己觉得是,我自己个人觉得他们可能是,你看了原始的,会故意跟它写的不一样,这是我个人的猜测。具体怎么样我们也不清楚。

凤凰网:我觉得这个很重要,因为网上就有质疑说,会不会小孩就是照着那个笔迹又去故意写得不一样?

卢梅:不是,是听写下来的,他们工作人员我觉得做的也挺好的,就让你听写。

卢梅:但是她听写部分,他们做的也很到位,包括这个英语听写,英语里边包括作文的,包括前边那一页,那上面作答的内容他有错的单词,但错的单词是没法读的,但人家工作人员是怎么读的,他就按拼音读的,你就按拼音写的,写的跟他上面一模一样,哪怕是错的你都错的一模一样,这样好容易辨认。包括英语签名部分的那个余小芳,他上面是写错的,我孩子就跟着,让她写个错的,他就为了辨认对照。

卢梅:对,都写了一遍,四份试卷都给写了一遍。她语文的一看也不是自己的,因为语文的填空题里,她说是哪一题我也记不了了,她明明没写答案,她记得很清楚,但是那个上面有答案。她的作文也是带一个附标题的作文,但这个只是一个简单的标题作文,而且内容根本不是她写的那个内容,她自己是这样说的。

凤凰网:然后后来省招办的人就说,他们现在在进行什么步骤呢?现在省招办的这边。

卢梅:我们看到以后,孩子是确认不是她的,肯定这块就要申请笔迹鉴定了,就去检查了,去检查以后他们有一个鉴定的过程,我们只有耐心的等待。

卢梅:申请了,我也说了。我孩子确定这块答题卡不是她的,包括上面也没有我们的指纹,包括工作人员翻卷的时候,他们也是用卫生纸包着。

9、河南省纪委8月11日晚通报,经监控视频核查,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依据笔迹鉴定,余某高考答题卡上涂改系本人所为,郑州市考生苏某、洛阳市考生杨某某高考各科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

,4名考生所在考场考试组织管理严谨规范,考务人员认线名考生各科高考场次的试卷和答题卡在启封、发放、回收、押运、入箱、封箱、出库、扫描、识别等关键环节均按规定程序规范操作,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

其中,息县考生李某某及家长承认答题卡是考生本人笔迹,确认答题卡没有被调包,并自愿放弃笔迹鉴定。其他3名考生或家长要求进行笔迹鉴定,专案调查组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进行了笔迹鉴定。

查看考场监控视频,对监考人员进行调查取证,确认永城市考生余某各科答题卡为本人书写,余某高考答题卡上条形码及个人信息涂改系本人所为,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

,确认郑州市考生苏某、洛阳市考生杨某某高考各科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

五、经调查核实,没有发现省招办干部朱某某、于某存在举报反映的滥用职权、组织高考作弊等违规违法问题。

梳理完以上信息,我想大概有以下三种可能(事件最新进展如情况9,以下分析文章已部分过时,仅供参考):

我此前曾经遇到过这样一种情况,考生平时考试通过某些不合法的途径获取正确答案,但在联考时由于无法通过此前的途径获得答案,分数极低事情败露,故对外声称自己考试失误。

这次的事件,我们不排除有这种情况。考生平时可能采取了其他手段,获得高分,高考无法采取同样手段,故出现了超低分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考生不敢对家长说实话,撒了一个弥天大谎,家长信以为真,将事情闹大,便出现了这次事件。

2、由于院校目标不一致,考生想要通过考砸的方式进行复读。没想到破坏了答题卡之后,她的成绩仍然被正常读取。家长不相信这样的结局,选择将事情闹大。

3、当地确实存在高考答题卡掉包情况,若举报材料属实,舞弊情况已经到了猖獗的程度。但掉包答题卡的作案成本过高,偶然性太大,收益不确定。这种情况若存在,必定是一个庞大的产业链,还有诸多人员参与其中,否则不足以解释如此魔幻的事件中的全部谜团。

在现在的情况下,有人提及个人的极端案例,这对本事件没有任何意义。我们无法判断案例的真假,也无法判断女孩说的话是否属实,若是陷于情绪之争,便是自说自话,毫无意义。为正视听,当地主管应尽快做到以下几点,以捍卫自己的公信力:

1、上级主管部门应及时派出监督小组,河南省教育部门应尽快在上级的监管下,在媒体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参与下,公开涉及到的所有的试卷答题卡原件与扫描件,公开监控录像供当事人与有关部门查阅,并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3、鉴于事件影响与早期进展状况,对于被举报者,应暂停其职务,并令其配合上级主管部门与纪检部门的全面调查。这是对被举报者最好的保护,也是对行政部门公信力的捍卫。

如果这件事被坐实,那么我想,其影响程度绝不会亚于以前的任何一次公共事件。对当事人来说,是前途和自信心的巨大打击,而对民众来说,则无疑是对公民信任的极大抹杀。尤其是在一件以检察官家长为主导的举报案件下,人们不由会对以往的可能性产生无限的联想。

如果确系诬告,也应该尽快查明真相,公之于众,这才是对有关部门的最大保护,也是对高考公正地位的最佳捍卫。一味地捂盖子,不仅是对公众的愚弄,也是对一线工作人员的不负责任,更是对教育工作者的羞辱。唯有真相,才能给人清白。不能谁让一线工作者,流汗又流泪。更不能让高考在民众心中的公正地位,得到动摇。

只是在经历了无数次公共事件之后,有些部门已经完全陷入了塔西佗陷阱当中,说的每句话都不会再次获得公众的信任。

无论结果如何,重新塑造公信力将是事件之外,一个值得所有部门共同思考的问题。

最后,贴上一篇中央政法委官方账号-长安剑对此事的评论,听一听官方对这件事件的「盖棺定论」。

11日,河南纪委监察委的通报“高考答题卡掉包”调查结果:没有掉包,没有舞弊,没有滥用职权。

从调取全程视频监控到对监考人员进行调查取证,从权威机构的笔迹鉴定到高压态势下的履职调查,既有当事人的参与又有详细周密的程序,想从鸡蛋里挑骨头都难。

回望从质疑到尘埃落定的全过程,公平的底线承受住了脑洞大开的考验,水落石出的结果凝聚起理性与公信——

8月5日,一篇微信公众号的举报文章引爆舆论。文章称高考招生即将结束之际,4名河南高考考生家长向纪检监察部部门实名举报,称孩子高考答题卡被掉包,试卷被涂改,导致原本学习优秀的孩子在高考中得到惨不忍睹的分数。举报还直指该省招办负责人,称其“滥用职权、组织考试作弊、内外勾结掉包答题卡”。

集体的愤怒来得并不出人意料。虽然出发点不同,有的出于现实功利,有的出于对未来的焦虑,有的出于道德情感,但所有的质疑凝结为两个字:公平。

数载寒窗苦读,全在高考一举。高考早已变成社会公平的一个象征,多少经历过和即将经历高考的人,一边诅咒着它的残酷,又期盼着它能残酷到不受任何权力和金钱的干扰。

请公平点,再公平一点!高考40年,人民群众对高考的要求不断提高,正如同对公平正义要求的提高:不仅要求存在高考这条制度通道,还要求这条通道上不容有任何瑕疵,这从期许变为了底线。

在突破公平底线的可能中,质疑是公民的理所应有的权利,但也让政府的公信力经历了不啻高考的挑战。

从舆论聚焦开始,相关部门就表现出直面质疑的担当。8月5日的文章引发极大关注后,有关部门第一时间权威发声,宣布已经介入调查。没有置若罔闻,没有闪烁其词,直面质疑,不回避矛盾的态度是信任的起点。

从家长反映这一问题开始,相关部门的调查和回应就从未缺位。在那篇引爆舆论的举报文章刷屏之前,公安机关就已经介入调查。如果说公众的第一反应是震惊和愤怒,那么随着信息的不断披露,大家的情绪渐渐冷静回归理性,从常识出发早已自发看出此事的诸多可疑之处,有人甚至开玩笑说,每天的通报让大家有了追剧的感觉。

从展开调查开始,相关部门一直坚守着严格周密程序。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调阅监控资料,查阅比对试卷原件、答题卡原件和扫描件,与举报人、被举报人、考务人员和当事人进行谈话、询问,特别是经过严格审批组织考生和家长查看了高考各科答题卡原件,在1名考生已经确认答题卡没有被掉包的情况下,委托权威专业司法鉴定机构对其余3名考生笔迹进行检验鉴定……任何质疑在如此细致认真面前足以偃旗息鼓。

大规模的质疑,不但没有造成政府公信力受损,反而掀起了一波公信力的“涨停板”。为一时一事大唱赞歌,而是应当从中学到重要一课:

质疑不是坏事,它让公平百炼成钢;公开不需害怕,它让理性万马奔腾。这个过程中大可不必惊慌,公信力总会在人民群众的信任中聚沙成塔。

公众越是习惯于质疑和表达,政府越应该习惯监督和公开。质疑从来不是公信的对立面,相反,越是舆情汹汹、质疑不断的时候,公开透明、及时高效的调查和回应越是能够消除误会,汇聚公信。

错了就是错了,别捂着。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依法治国的时代背景下,我们既看到了陈年冤案的昭雪,也看到了法不阿贵的担当,当司法者为冤屈低头道歉时,当贪渎者为罪恶锒铛入狱时,我们足以建立对社会底线的信任与信仰。

对了就是对了,别瞒着。无论是公开的质疑还是对真相的拷问乃至对程序的吹毛求疵,权利意识的觉醒带来了权力作风的进步,公开逐渐取代暗箱,阳光逐渐驱散阴霾,在这个循环中,任何一方都不必惊慌,“他们都是一伙的”与“他们都是捣乱的”都不是时代的注脚,在质疑与理性之间,舆论和权力实现了良性互动,最终带来的是政府公信力的提升。

风波终会过去,生活仍将继续。今天面对公众对公平的更高要求,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但别忘了,人民群众提出更高要求的不止是公平,还有民主、法治、正义、安全、环境等等,质疑将是常态。

1、增添最新进展,1名考生承认自己的答题卡正确,没有掉包,放弃笔迹鉴定。

2、据成都商报深度报道红星新闻消息,另有1名考生答题卡涂抹痕迹明显,正在进行笔迹鉴定。

1、增添最新进展,1名考生承认自己的答题卡正确,没有掉包,放弃笔迹鉴定,正在等待下一步的分数核实。

2、据成都商报深度报道红星新闻消息,商丘考生小淇看到自己的四门答题卡,均不承认是自己的笔迹。目前她正在招生办做笔迹鉴定。此前报道,小淇的四门答题卡姓名和准考证号涂抹印记明显。

1、删除8日晚23:05分修改说明中的第2项,由「另有1名考生答题卡涂抹痕迹明显,正在进行笔迹鉴定。」修改为「商丘考生小淇看到自己的四门答题卡,均不承认是自己的笔迹。目前她正在招生办做笔迹鉴定。此前报道,小淇的四门答题卡姓名和准考证号涂抹印记明显。」

1、增加考生原始试卷图片与家长对话录,更新进展:河南教育部门已对其进行听写,以便进行后续的笔迹鉴定,并同意进行指纹鉴定。

2、举报考生的自招材料涉嫌抄袭,该校另有4名考生因材料作假被调查,校方正配合调查组进行工作,若属实,将处分涉事考生。

3、在原先的两种结果(考生故意并欺骗家长、有关部门舞弊)外,增加第三种猜测可能,考生故意考砸以进行复读。

4、参考资料列表更新,并声明本文除分析文章外,其他所有材料一律援引自合法媒体与官方声明。

1、增加进展9与河南省纪委公告全文与连接:河南省纪委8月11日晚通报,经监控视频核查,不存在人为调包试卷和答题卡现象。依据笔迹鉴定,余某高考答题卡上涂改系本人所为,郑州市考生苏某、洛阳市考生杨某某高考各科答题卡均为本人书写,不存在他人模仿笔迹作答和调包现象。河南纪委监委:考生笔记无误 无人为掉包迹象

1、增加中央政法委官方账号-长安剑关于此事的评论《长安剑:当质疑成常态,政府的答题卡准备好了吗?》,并于参考资料处增加该评论的原链接。

1、因调查结论已公开,删除结尾处的「事件梳理如上,静候调查结果,持续关注。」

怎么诸位讨论的这么热烈,使用的证据都是一些无法证实真假的东西呢?不管石不石锤,拿出真家伙来让我们看看啊?一上来就是:我是校友,我觉得,我朋友说,我认为,我的经历,不可能....咋那么多内心戏呢?还能不能好好探讨了。

能不能来点别人可以质疑你的东西啊,别一上来演戏一样的,又不是你们的爱豆,干嘛呀?

根据网上新闻图片,得知卢女士女儿叫余淇。卢女士提供了余淇的四门考试答题卡题头照片,根据此照片,他们质疑考试结果有问题。我们就从她们提供的证据DISS它,怎么样?服不服?

条码信息:语文,考号:-30,考场号:L2301032,座位号:06。考生自己:手写部分座位号从05改成06,其余地方与条码信息一致。条码信息:理科数学,考号:-30,考场号:032,座位号:06。考生自己:手写有更改,手写考号改成了-36(?)。条码信息:理科综合,考号:-80,考场号:032,座位号:06。考生自己:手写有更改,手写考号写成了-36。条码信息:英语,考号:-30,考场号:L2301032,座位号:06。考生自己:手写有更改,姓名第二个字淇出现变化,其余与条码信息一致。

网上有可以随意生产条形码的网站,/BCGcode128b.php,样码类型选code128,输入条码信息中的考号即可。将上文中的四门考试条码信息的考号输入进去,生成新条形码,与原图中条形码对比,有如下结果。

红色部分和蓝色部分清晰的表明,右侧的四幅原图条码完全一致。通过条码生成网站,只有原始考号生成的条形码与四幅图都是一致的,修改后的考号生成的新条形码与原始考号条形码无法对应。

原始考号生成的条形码,红色区域中有5条基本宽度相等的竖条,与原图中的四门试卷条码完全一致。蓝色区域做参考。图片可以下载下来放大仔细观看,更加清楚。

该实验充分证明,在考试中,余淇自己用黑色笔修改了条形码上的数字,却没有更改下方条形码的主要信息,机器仍然可读取该条形码,但直接造成了条形码的信息与修改后的数字不符。至于余淇是否涂黑了条形码,因原图不清楚,我不敢确认。机器最终通过扫描条形码,直接证明四门试卷的考生信息是一致的,和考试院的声明相符。

我说的真假众位一试便知,欢迎各位重复我的实验,打我的脸。还是那句老话:能动手的绝不动嘴。动动手,丰衣足食。

谷歌真是好东西,又发现了信息:苏洪同志的女儿苏琪竟然发表过第一作者的核心期刊。可以想象,高中生发表核心期刊的难度,随意联想啊!在座的各位郑州一中的校友们,你们知道这件事情吗?来,继续呐喊助威吧!欢迎你们!

不好,神奇的谷歌又显示一篇苏琪的论文,NB啊,2篇中文期刊啊,硕士研究生都能毕业了啊!校友们骄傲啊!一会数码世界,一会天文学,横跨2个领域。不谈这两篇文章里的水分和怎么来的(我们心知肚明)。“答题卡被调换了,我委屈“,我能考600多。演戏演得真好。

最后,如果有知乎朋友是余淇的同学或熟人,请把以下的条码打印出来带给她,这个条码是余淇语文考试的条码,肯定是最原始的,没有任何修改过的东西。

请各位多多转发,多多捧场。将内容复制、转发到越多的地方越好,论坛、网站都行,百无禁忌。

我不想出名,但是看不得这些肆意破坏社会秩序,浪费社会资源,碰瓷公权力的人。

我还看不得这些知乎所谓的大佬,精英们,挂着公平正义的名头坐歪屁股,一天到晚扰乱舆论,攻击政府。公信力丧失后,最倒霉的还是我们屁民,倒是国外很喜欢我们国家内乱。谁是我们的敌人,谁又是我们的朋友?

“今年我省继续实行网上评卷,使用机器阅读识别考生个人信息。每张答题卡都由考生本人在开考时核对并粘贴个人信息条形码(为唯一性、一次性使用),同时手写个人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等作为核对信息。答题卡扫描时,以考场为单位每30份一组扫描识别条形码信息,答题卡正反面均有校验识别信息,与事先存储在电脑里的考场信息相对应,只有识别校验正确机器才能通过,确保了每张答题卡信息对应准确。”

答题卡正反面均有校验识别信息,哪怕涂黑正面的全部,反面还是有效的。而且,进考场前按指纹确认考生身份真实,答题卡条码与人数对应,请问哪种可能会造成答题卡条码会更改?新条码从哪里来?自己打印一张新条码?扫描试卷前把条码撕掉,重新贴新条码?那又如何解释我的证据所表明的四门考试条码其实是一样的呢?

如果这次我的答案出问题了,冤枉了考生或者考试院,没有用公开的证据而侵犯了他人隐私,我一定自我惩罚,以示惩戒!

1、建议各位知乎答主慎重答题,每人答题时自觉承担起责任来,不要随意无根据放炮,更不要随风骑墙,两边倒。

扪心自问,这次这么多高赞答案,哪个答案不是假装中立,实则支持考生,贬低公权力?有一个答主更加搞笑,“该事件有两个可能,第一个可能,考生自己考砸了,可能性极低.......”看的我想吐,你干脆明说只有第二个可能就好了,你屁股已经坐歪了,不要找借口了,学一点逻辑,好吗?从一开始支持考试院的答案有获得高赞的吗?等到最后风向变了,开始说哎呀,我没有带节奏啊,我是中立的啊.....你心里怎么想的,自己不明白吗?别自欺欺人了。都是读书人,谁不知道谁啊?

要么支持,列证据;要么反对,列证据。以证据对证据,事实说话,少主观推论,猜想,可能性。

别正反证据放一起,随时改,看起来像个老好人一样。这个套路微博上早用过了,“求证实,求转发”。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传谣言超过500次,是要负责任的。那些获得上千赞的答主们,如果你们最后的答案是错误的,能不能认为你们也是传谣言了?有没有超过500次,有没有造成社会影响?需不需要负责?

即使法律不追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你们获得了高赞,表明你们的言论具有影响舆论的能力了,一个读书人,是否更应该谨慎言行呢?是否更加实事求是呢?

因此,一旦高赞(上千)言论出了问题,高赞答主是否能自我禁言3个月以上,作为自我惩罚?同时提醒自己,网络并非法外之地,都是知识分子,能做到不?

2、目前,国家肯定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最重要的是解决问题,需要你我的共同努力,而不是嘴炮。行胜于言!

能上知乎的基本都是高中以上了吧,不少还是大学生。各位清楚吗?中国不能读普通高中的大有人在,不能读大学,尤其是重点大学的更是数不胜数。这表明,各位答主已经享受了很多同龄人不能得到的教育资源,这本身就是有优越感的。好多人看不起专科学校,以为自己985重点NB。

别以为你自己考上985完全是自己努力,见鬼去吧!没有国家、政府提供的种种环境,你行吗?多少环境差的地区小孩没考上高中就去工作了,别人不一定比你差!社会是一个整体,你享受了更多的教育资源,必然有人吃亏了,没享受到。

所以,我们不更应该帮助那些没考上的人吗,享受了别人提供的福利,不去回馈,不去社会服务,好意思做“社会精英”?

因此,遇到了种种不公平的社会热点事件,我们是否更多能从可执行性方面,从法律法规建设方面提出自己看法,避免再次出现此类事件?从自身做努力,以各种渠道加强社会建设,动起来,使社会越来越好。

我们仍然处在初级阶段,我们这一辈的任务就是要建设,希望到我们的下一辈能过上目前发达国家的美好生活,这需要语言,更需要行动!

A:他不知道怎么就成了艺术生,艺考成绩满分,某省属一本录取,开学前完成转学,985高校报到。

B:他爹不知道怎么成了援藏干部,高考在咸阳民院考点,不用参加高原适应性训练,享受西藏录取线。

F:校领导的蛾子本来就优秀,一模又爆出冷门,刷进了勃学名校的保送名单。

这些是我十几年前上中学的时候接触到的路子,普遍实现一本、名校,其中一些是大专变一本,不用顶着高考舞弊的天雷。如果是舞弊,河南的干部真是传统的吓人。

如果是真的,那估计又是自演了。理科生理化生会考居然都考不到A,而且所有科目里就拿了一个A,跟我说这水平有600分,我是不信的……

说高考掉包A的试卷后还模仿A的字迹重新写一份答案卷,哈哈哈哈,操作的人是脑袋被门夹了么?

有这功夫不会直接抄写一份答案卷换掉B的答案啊?既不要模仿字迹那么麻烦,也不会被A发现,干干净净。

也许有人会说是早有预谋瞄上了A,考试时就刻意模仿了A的字迹,不是后来才用新的卷子模仿字迹重写的,所以只要掉包就行了。嗯,听着好像有点可操作性,但是问题来了,高考临场作文题目AB两人同时用了 不负年少 这个标题的可能性有多少?B平时模仿字迹时把A的脑回路也一并模仿去了?

我认为苏先生相信自己的孩子采取实名举报这件事是没错的,我只是实在想不通着苏小妹怎么能撒出这么大的谎?!心理素质这么的过硬!

闹剧应该在看到自己的高考作文就可以收尾了,居然还能睁眼说瞎话说作文不是自己的,还能重新编出一段开头来,那恳请您能不能把字迹给重新练一练?说出别人模仿你的字迹你自己信不信?

这就是我为什么这么气愤的原因,新闻一爆出来我是多么的相信这个苏小妹!我现在感觉当时的自己是个智障!甚至还跟我女朋友撕起来了!搞的一晚上没说话!

作为一名研究生,导师无数次叮嘱我们论文绝不可以抄袭,因为一旦发表就是永远抹不掉的黑点,无论未来你多努力,总可以拿你抄袭的论文做一番文章!总可以拿学术不端实名举报你!

你可能永远也想不到,当年为争取一个自主招生初审名额而发表的两篇抄袭论文,直接抹杀了你今后学术的道路!

作为一个坐在屏幕面前不知真相但是急切想了解真相的吃瓜群众,我仅从自主招生这个角度来看这个苏小妹啊!

从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来看,仅有4名来自郑州市第一中学,仅有一名学生姓苏,其名为苏琪。

鉴于信息均来自网络,我就不打码了,链接为北京师范大学2018年自主招生初审名单,共计1414人_自主招生在线、从来源公众号波动财经倒数第三段来看

四张答题卡中,虽然答题卡名字、号码存在涂改,条形码不清晰,但是条形码本身依然是该生考号。

理由2:数字部分的考号1841被改成1844,41代表河南省,44代表广东省,跨省换卷可能性基本为0,阅卷也是省内封闭的。

1.知乎朋友爆料高中存在作弊(造谣可能性较高);有同班同学表示不喜欢该生(主观性强)

3.有网友在谷歌搜索到苏读高中就在核心期刊发表过两篇文章,其中一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可以说达到了硕士的水平成就【已更正,非核心期刊,普通杂志】

4.网友根据其父亲微博,推测苏对父亲谎称自己通过了北师(实际上是通过论文过了初审而已),父亲信以为真以为过一本线就好。而苏确实有能力过一本线但害怕被拆穿故意考差,后续就继续用谎言弥补谎言。

有知乎当地有关人员爆料某考生当地jw和jy都介入了,但是考生家人关机联系不上了。

根据刚出的新闻,余和李都出现来查笔迹了,只剩下苏和杨,苏的爹又是公职人员,不大可能做这样的事,那就应该是杨了。

高考的公正,孩子的健康,嗯,对于一个家庭而言是最为看重的事情。往往这种事都是无疾而终的,遮掩总是比揭露真相容易,无论这真相是家长说得对还是不对。咱们政府应该提高应对这种问题的时效性,迅速披露调查情况给公众。

既然我都有能力打通上下关系搞掂几十个人掉包考卷了,为什么我不直接保送自主招生进个好大学?或者直接出国镀个金?更加安全而且便宜啊!

真正有背景的,不是笔试面试走后门上去,而是招考的岗位就是为TA量身定制的……

世界一流大学捉急大有一所真.三本,不,不叫竺可桢学院,而叫做城市学院。每年都有从城市学院因为表现优秀转来本部的,他们的毕业证上也写的是某世界一流大学的名字,而不是原来那个三本。

结果跟我预想的差不多,几个考生发挥失常,临门一脚把球踢飞了,然后出于各种不可告人的小心思,要么隐瞒事实,要么颠倒黑白,鼓动一帮爱子心切的家长和不明真相的群众上蹿下跳地瞎折腾。

其实,但凡是参加过中高考的人,都能理解,临场考试,超常发挥和失常发挥都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我有个初中同学,同级不同班,据说患有“考试恐惧症”,一上考场就晕倒,初四(我们初中四年制)读了三四年,我都高中毕业了,他还在中考。

要知道,自打隋朝发明科举以来,在历史上,因为夹带藏私而被黜落的考生,不知凡几;因为科场舞弊而被正法的官员,更是没有一千,也有八百——中国的考试公平,本就是用人命堆起来的,即便有巨利相诱,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者,又能有几人?

更何况,像高考这种事关国计民生的考试,态度何等严肃,程序何等严谨,怎么会出现像调换试卷这种既低级又容易被发现的作弊方式呢?再说了,有能力买通上上下下一系列相关人员予以配合的家长,想必是手眼通天之辈,他们的后代,还用得着挤在百万军中过高考这根独木桥吗?

柯南大人教导我们说,一件事,剔除所有不合理的因素,剩下的,不管多离奇,都必然是真相。

可怜的是家长。接受现实,本来就难;接受事关孩子未来的现实,则更是难上加难——这也难怪这些家长为什么会跟个炮仗似的,一点就着,被几个孩子漏洞百出的谎言耍得团团乱转。爱之深责之切,家长的盲听盲从、愚言蠢行,莫不出自于此。

可笑的是公众。置身事外,本该旁观者清。奈何有些人被阴谋论泡坏了脑子,平日里有点风吹草动,就怀疑有“内部交易”,就怀疑当权者在偷偷摸摸地剪他们的“羊毛”,进而不分青红皂白破口大骂,甚至造谣传谣。庸众反智,人多无脑,可见一斑。

可赞的是相关部门。第一时间声明,第一时间动作,第一时间发布结果,行动迅速,应对及时,结论合理,过程透明。既查清了事实真相,又引导了舆论走向,绝对是教科书级别的危机应对,给很多地方政府做出了表率,树立了典型,值得学习。

可恨的是说谎考生。考试失常而已,至于如此大动干戈,闹得举国哗然吗?高考制度是很完善的,查分查卷,按照程序,都能做到。申诉之前,先付诸媒体,无非是想借舆论之力,逼迫有关部门,达到自己不可告人之目的,其行可鄙,其心可诛。

事到如今,真相大白,水落石出。几个信誓旦旦的考生,一众玩命折腾的家长,若干怼天怼地的公众,老脸一红(个别皮厚的,可能红都不红),默默开溜,没有任何损失,只剩一地鸡毛。倒是那些调查时所耗费的人力、所花销的费用、所造成的影响,没有任何说法,更没有弥补的可能。

对于这件事,我个人有些质疑。要知道,此次调查,规格之高,前所未见,花费也势必不菲。这可都是河南省人民的税款,理论上属于全河南的人民共有。现如今,这么大的一笔钱,被花在一件子虚乌有的“大案”之上,被用来证明个别几个人的说谎行为,这难道不算是公款私用?那几个说谎的考生,难道不应该予以弥补?

当今社会,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说谎零成本。无论是倒地讹人的老太,还是抄袭论文的教授,再到信口开河的考生,大伙说了谎,被识破,了不起道个歉,有的连歉都不道,就屁事没有了,既不承担后果,也不影响生活。

我们总说要呼唤诚信。但其实,诚信并不是美德,只是做人的最基本要求,不必大张旗鼓地呼唤,只需潜移默化地影响。当今社会,之所以充斥着假大空,不是因为诚信的人民太少,是因为说谎的成本太低——成本低廉,利益巨大,自然肆无忌惮,自然无所顾忌。

如果是这样的话,此事完了之后,应该狠查这位大神的学术不端行为,以及其自主招生的利益寻租……

(防止某些人鸡蛋里挑骨头,画个靶子自己打,当然也怪我写的不严谨。我上面所说的有些人指的是高赞评论区下的那些无脑站边,不接受和别人好好讨论,只会说“你不懂中国!你不知道现在社会有多黑暗”的人!而不是指大神的父亲或者大神。懂吗?)

延伸阅读:
河南高考试题_高考网
怎么看待河南高考换卷事件?
河南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河南高考试卷
河南省高考分数线高不仅高考生多还有3个重要原因
河南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
杨千�么�言《梦幻西游》宣传照抢鲜看
河南高考一本线分数暴涨是学生水平高了还是改卷松了?
从保密到防疫河南全面保障高考试题试卷安全
郑州国师高考倾送:br免费规划学习方案仅限20人